一、复习目的
平时认真学习是复习的基础,复习着重巩固已学的知识,明确考试范围,加强记亿,并解决一些尚不很理解的难点,疑点。
二、复习方针
应按考试大纲全面复习,重点突出,加强记亿,学员不能要求教师猜题、押题,教师不能任意缩小复习范围。
三、重点突出
所谓重点是指必须熟练掌握的内
容,包括教材各章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、基本方法;带有连惯几章的知识内容;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,也包括本次教材新增加的内容,实践中各种常见性错误等。
四、复习方法(一)
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由教师明确,在教材上划线,并应说明其中关键,学员应加以概括,可摘录在纸上,以便集中内容后记亿。
五、复习方法(二)
基本实务和计算,由教师根据考纲,另出实务复习卷,或在习题集中指定若干实务题,逐题讲解解题公式及方法,特别要注意解题时如何运用已知资料问题,以便能举一反三。
六、记忆方法
记忆的基础是理解,理解的记得住,但科学的记亿方法也很重要:(1)分章背记。以便考试时对某一命题一时记不起来,可先记这是哪一章的内容,就容易记起。(2)概括记忆。对概念原理应概括后记忆,容易记忆,不要原文整段记背,答题时延伸。(3)在每天最佳记忆时点背记,清晨或晚上七点一九点,(4)最佳姿式。不要边走边记,而要半躺在沙发或座椅上,使全身处于完全放松姿式下,背记容易记住。(5)记忆顺序。对应记忆内容平时按章顺序记背,考前1—2天重背难记忆的内容容易记住。
七、总结检查
考前三天,应全面检查一次复习内容,对一些未掌握、未记忆的内容要补缺,弄懂补记,不留缺口,不能有侥幸心理,考前1天,不能迟于晚上十点睡觉,以保持考试日精力充沛。
八、考试日早晨
检查应带的准考证、身份证等证件,钢笔吸足墨水,计算器应检查是否正常,光电阅卷准备2B铅笔及塑料橡皮等,应提前一小时到达考场。
九、到达考场
不要到处去探听小道消息,而应先找到自己考试的教室,熟悉环境。然后散步放松,回顾默想复习内容
十、进入考场
按规定将有关资料放置在规定位置(一般在讲台前),将准考证等证件及手表放置桌面,坐等发试卷,此时空气紧张,为防止过度紧张,可默背教材内容,对紧张空气应视而不见。
十一、拿到试卷
(答卷铃响)在每页上先填好准考证号、姓名、座位号等,防止漏填发生废卷,然后花三分钟先将试题全部看一遍,掌握难易题分布,大题目(每题4分以上)有哪几道,做到心中有数。
十二、答题方法(—)
按试题顺序答题,先易后难,能答的先答,一时把握不住的先放下,切忌为一分题思索很久。答到后面试题启发联系到前面空题的,立即补答(这是由于知识连续性,答后面记起前面试题是常有的)。
十三、答题方法(二)
答单项选择题用第一印象法,立即选答(四个备选答案中唯一正确答案印象总深一些,不要多比较);答多项选择题用排除法(若4个备选答案选2—4个,排除的一般是少数,注意与命题无关的答案,予以排除);答判断题一般判断谓语(即是什么,后面的结论),要大胆答,不轻易放弃,实在把握不住的才不答。答名词解释只答定义和外延;答简答题要分点答,每点不要写太多。答论述题要分层次答(一般先答概念,再答为什么,怎么做);若是“问答题”,一般按简答题分点答。
十四、答题方法(三)
计算分析题,看了命题后,先看答题要求(这很重要,“要求”往往带有指定范围、顺序,有的带有提示性),需计算的必须列示计算过程,分录题要注意需列示明细科目的规定。答综合题应按要求的顺序答,化成计算分析题分步解答。上述实务、计算分析综合题尽可能加以复算验证一遍。
十五、答卷完毕
应留20分钟复核,不要急于交卷。应复核:准考证号、座位号、姓名是否每页都填;光电阅卷的答案是否填在答卷卡上;全部试题有否漏题未答;各种理论题答案是否答非所问;分录题应用科目名称是否正确,要求列示的明细科目是否列示,借贷金额是否相等,各计算命题公式及运用的资料是否正确,最好铃响交卷,不轻易放弃每一分钟。
十六、结束离场
离场后不要到处找人去核对答案,即成事实,对也无用,而且往往发生几个人答案不一样时,造成心慌意乱,对下场考试影响极大,应利用离场到下一场考试的有限时间,分秒必争,看下一场考试的复习资料或题材,此时看的内容,将有大效果
十七、全部考试结束
可邀几位同学,核对教材和答案,自我衡量一下考分得失,总结一下复习及临考的经验教训,并记在笔记上,力争每经一场考试,提高一次复习应考能力。。
十八、挫折与信心
由于统考难度较大,加之一次考试结果往往有一定偶然性,一次考试失败,是否坚定信心,对学员今后成才十分重要,要不怕考,更不怕挫折和失败,经受挫折而百折不挠,这是人才和普通人的分水岭,而挫折是每一个人都会遭遇的,我们要越考越敢考再下苦功,失败是成功之母,坚定信心再考。
十九、补缺拾漏
不论成功与失败,每次统考总有一部份较难试题(一般占10%—20%),应在考试后,对这部分知识内容,重读教材,向教师请教,与同学研究探讨,经过一次考试,对难题的补缺,使全面掌握教材进一步深化、提高。这对今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十分重要。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江西114招生网 –江西招生考试信息网,江西高考政策,江西高校推荐,江西自考成考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:100029
电话:010-80788512 传真:010-80788512
ICP备案号: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:中国网库[
31.25]